风雨历程
首页>风雨历程>正文
赵淑錱 西北地区遗传优生事业开拓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医学遗传学曾经在受苏联李森科运动等政治干扰和影响,其教学、实验和研究在我国几乎成为禁区。七十年的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使中国的医学遗传学重新起步,开始了追赶世界现代遗传科学。当时的西安医学院开西北地区风气之先,第二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西北首个妇产科遗传研究室,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研究室的带头人就是妇产科教研室的赵淑錱教授。

赵淑錱,女,(1918—2007),河南省遂平县人,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4年起就读于河南大学医学院, 1940年任国立河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医师、国立河南大学附设产校教务主任,先后任陕西医学专科学校附设产科学校主任、甘肃兰州中央卫生实验院、陕西西安陇海铁路长安医院等单位妇产科医师。1950年应邀到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工作,1958年2月起任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组副主任(主持工作)。1970年曾下放陕西省丹凤县,之后至丹凤县医院、商洛地区(今商州市)医院妇产科工作,并任妇产科主任。1973年调回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历任全国产前诊断优生协作组西北区副大队长(主持工作),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陕西省遗传学会医学生物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优生协作组副组长兼产前组组长,陕西省计划生育协会理事,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协作组陕西省组长等职。

赵淑錱在长期医疗和科研实践中,眼光始终瞄准学术前沿,并善于探索、勇于实践。她先后在西北地区、陕西省和西安市率先开展无痛分娩、宫颈癌普查普治、绒毛膜上皮癌和卵巢癌防治、优生优育、遗传、出生缺陷等医疗和科研工作。1958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创建了“阴道细胞实验室”,积累了大量的细胞切片和科研数据,为西北地区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奠定了工作实践和研究基础。

1978年,为弥补因十年动乱在妇产学科造成的落后和缺憾,追赶国际妇产学科发展趋势,她在陕西省卫生厅和医院的支持下,几乎白手起家创建起西北地区首个“妇产科细胞遗传研究室”,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妇产科医学遗传学研究工作,主持有关人类染色体与出生缺陷的研究,她一边尽可能积极申请实验研究设备、一边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一边在门诊病房并积极联系陕西省、西安市各医院、西安市福利院等处搜集出生缺陷病例,因陋就简开展研究工作。为科学提高人口素质,筛查出生缺陷,她在西北地区首先开设遗传咨询门诊,同时开展妇产科畸形儿的出生缺陷检测,进行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综合征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广优生优育理论知识和诊断技术,培养基层优生优育技术人员,在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卫生厅、西安医科大学等上级领导和学会组织的支持下,先后主办了七次西北地区、陕西省的产前诊断、细胞遗传学技术、优生、遗传学代谢病及出生缺陷等各类学习班,为基层单位培养了大量相关人才,对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开展优生优育和遗传学工作起了带头作用,她当初建立的一些实验方法和研究成果一直沿用至今,在全国优生优育及遗传学领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为西安医科大学首批妇产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想方设法为她的研究生找寻学术前端课题,安排去北京到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实践,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学科中坚人才。

为弥补我国当时医学遗传学和出生缺陷类著作书籍缺少的情况,她编著了《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与防治》、《人类生育之谜~优生咨询》等书,其中《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与防治》,在当时我国缺少相应专著的情况下,内容丰富,简明扼要,且书中译有当时国际最先进的羊水穿刺等技术,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被用作中高级医务人员的参考书和培训班教材。参编了《临床遗传学彩色图谱》及《遗传咨询》等著作。发表有关细胞遗传学、酶学、出生缺陷、HLA及基因诊断等方面的论文60余篇。主持的课题获1994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任陕西省组长主持参与的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高危高发出生缺陷病因》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的多部优生优育相关视听教材曾先后荣获西北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电教成果一、二等奖,卫生部电教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生大会奖等。曾获西安医科大学先进教师称号。

 

 

作者:二附院 刘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