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历程
首页>风雨历程>正文
王同观--西北现代妇产学科先驱翘楚

1937年,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迁陕,一批我国早期的知名医学家随迁或陆续来到西北,他们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最早火种带到西北,开创了西北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医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科学、妇产科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小儿内科学、护理科学等多个临床医学学科,融汇陕甘医学,从而奠定了西北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基础。曾任我校附属医院院长、著名妇产科学专家王同观教授即是首批开拓者之一,他对我国和西北地区妇产科学、以及对交大医学文化精神的塑造传承的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王同观,字皞如,男,1901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李戈庄。从小立志学医治病救人。考入北京医科大学校(后更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1933年,王同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妇产科助教兼住院医师,当时平大医学院妇产科聘请的是外国教授,王同观的工作是把外国教师讲的课程内容翻译成中文,然后印成讲义发给学生,上课时候负责挂图表、放幻灯电影,同时兼任护士、助产专科班的教学,并进行剖腹产、人工流产等小手术。同年学校派他赴日本帝国大学留学深造,专修妇产科,他到日本第二年先翻译了他的导师内藤教授的《产科学》,接着翻译了安丼修平的《妇科学》,并由日华同仁会出版发行,成为当时国内妇产科医生的案头必备工具书。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侵华步伐,日本国内报纸上天天都是反华文章,王同观认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因个人利益而置国家于不顾,毅然放弃深造,提前回国,任北平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妇产科副主任。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日本军队相继占领北平、天津,南开、北大等一些著名的大学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或被摧毁劫掠,或被占为兵营。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将平津的大学分别迁移到长沙、西安设立临时大学,消息传来,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吴祥凤便召集留在学校的教授商讨西迁事宜,请大家发表迁校的意见,愿去西安的签名,不愿去的也不勉强。在会上,王同观表示同意迁校,坚决不做亡国奴,与吴祥凤、蹇先器等人当场签名去西安。由于华北陆路交通被日军封锁断绝,他们先进入天津英、法租界,然后搭乘英国客轮经大沽入渤海,抵达山东青岛上岸,再奔西安。王同观与吴祥凤、蹇先器、徐佐夏、等北平大学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30多位同仁,在抗战烽火中,将中国现代医学的火种带到西北,组建起西北地区第一个现代医学高等院校——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

由于战火险阻,消息不畅,许多师生陆陆续续前往西安报到,办学条件也不齐备,在开办讲座、到社会机构实践、为民众治病的同时,西安临时大学决定组织大学生宣传队赴陕西各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并辅助地方进行民众社会教育。11月底,由王同观与药理学教授徐佐夏担任领队,带领王兆麟、陈向志、霍炳蔚、黄国钦等34名医学院学生组成的西安临大抗战宣传第二队,从西安出发,经宝鸡、凤县、留坝、褒城、沔县,一路走到南郑(今汉中市),转徙乡行二月有余,行程一千多里,沿途向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到达褒城后又分为九组,分赴各乡各镇,举行民众集会、集训学生、开展各界谈话,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讲解防空知识,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同时为群众诊治疾病,调查民情,受到沿途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1938年2月初,宣传队接通知返回西安,汉中各界特向西安临时大学抗战宣传队赠送了名誉旗帜一面,高度赞扬宣传队所做抗日宣传和民众教育工作。

1938年3月,由于日军占领山西风陵渡,战局紧张,并开始轰炸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奉令迁移汉中,王同观随医学院与西安临时大学千余名师生一起,先是坐“闷罐”火车从西安到宝鸡,再沿川陕公路步行,越秦岭、渡柴关、涉凤岭,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近千里,用半个月多的时间,到达汉中,西安临时大学并为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随之更名,王同观任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副教授。

1939年5月,因日本飞机频频轰炸汉中,王同观随西北联大医学院再次迁到汉中东郊农村,医学院独立,更名为国立西北医学院,校部在马家庙、附属医院则在相距七八里的黄家坡文家祠堂,王同观与其他教师们分散租住在各村的农民家中,白日在各村间奔波坚持兴医办学,晚上靠配给的土蜡烛照明读书备课,生活与办学条件都十分艰苦,还要时时躲避日军飞机的袭扰轰炸。

1940年年末,王同观接替颜守民教授任国立西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同时仍兼任妇产科教授、主任。他担任院长后,继续健全医院机构,扩充内部,此时附属医院已设立有医务部、事务部、看护部、图书室、检查室等完善的管理和办事机构,下辖门诊部和病房部以及内外儿妇皮肤眼耳鼻八个临床科室。在对文家庙庙产修缮和原建32间病房的基础上,改建学生宿舍,又招标建成22间病房以及3间检查室、手术室、调剂室、实习室、事务室、厨房等,并充实新的设备用品,病床已达八十张,并分为已为一二等,门诊每日也达80人以上,通过内务整顿,医院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已成规模。因日本飞机轰炸肆虐,他主持的附属医院还组织起了六个医疗救援队,每逢日机袭扰,即次序出发救护,救治被难民众。

王同观非常重视临床教学质量,当时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医学院所用的妇科学和产科学讲义全部由王同观编写;并在会议上向医学院提出相关严格考试的建议。他特别体恤学生之贫寒,每学期抽出从自己薪金中150元,奖励各年级成绩最优之学生,以资鼓励,并向学生公布实行。

1942年,王同观离开国立西北医学院,先后担任陕西省立医专妇产科教授兼教务长和南通医学院教授。解放前夕,王同观两次拒绝去台湾的要求,并退回了台湾方面的聘书。1951年任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南通市人民医院院长等职。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到苏州,更名苏州医学院,王同观被授予国家二级教授,先后任该院副院长、苏州医学院第一届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他先后任南通市人民代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苏州市人民代表等职。1989年,王同观在苏州去世,享年88岁。

 

 

作者:二附院  刘铨